学院介绍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2025)

【历史沿革】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前身为建于1984年的管理系,是学校成立较早的院系之一。2000年,组建财经学院、管理学院。2016年,财经学院、管理学院合并为经济与管理学院。自成立以来,学院贯彻“兼容并包,文理并重”的办学思路,遵循“刚健笃实,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不断向应用创新型办学方向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截止2025年4月,学院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358人,双学位学生166人,已发展成为在省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特色鲜明的经管类高端人才培养和培训的摇篮。

【专业与教学】学院现有金融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会展经济与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金融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向全校开展双学位和辅修第二专业教育。金融学、财务管理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市场营销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适应国家和山东省数字经济和大数据发展战略需要而获批设置的新文科专业。金融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市场营销专业为省级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在线平台开放课程15门,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3项。近年来完成数十项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出版“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21世纪经管类人才系列规划教材”等系列教材20余部。为适应应用创新型经管人才培养,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项目——经济管理教学实验中心,下设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室、计量经济实训室、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训室、交通投融资实训室、理财综合实训室、圆通工作标准、ERP沙盘模拟等实验室,配有多种实习实训软件。学院在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信证券山东分公司、山东浪潮易云在线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科与科研】围绕学校学科发展布局与规划,凝练形成了以下经济类、管理类学科主流方向:(1)金融理论与政策(2)公司财务与审计(3)区域经济与企业管理(4)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本管理(5)数字经济与大数据管理。同时,凸显交通特色,在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点下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向培养研究生,在交通运输经济、交通投融资管理、工程财务与审计、交通企业创新与管理、数字经济与低碳交通等领域形成了特色研究方向,推动经济类、管理类学科特色化发展。学院教师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省部级、厅局级科研奖励80余项,其中“交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CSSCI源刊、SSCI/SCI源刊等发表论文60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或索引。咨询报告获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6项。出版专著20余部,承担政府机关、企业委托横向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达到1000余万元。学院取得了一批学校标志性成果:立项学校第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了学校人文社科类最高级别科研奖励——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拥有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交通教育研究基地、山东省高校文科实验室——“交通经济与管理文科实验室”、“山东省交通大数据与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交通经济与管理领域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交通经济与管理教育等方向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师资队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2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5人,大部分教师为“双师型”教师,获第三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济南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创新团队”。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交通运输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山东省金融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优秀师资。学院半数以上教师具有国内外访学、研究、进修的经历,多人在国家级和省级协会中任职或担任政府、企业顾问。近年来,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专家任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已形成了一支能力强、业务精,可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学院依托“数智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中心”,组建企业数字化应用(SAP技术人才)订单班,定期组织“行业精英大讲堂”和“移动课堂”活动,不断探索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获批数字商学省级特色学院。立足学校交通行业特色和自身优势,聚焦“突出特色,强化素能”的办学方针,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提出“4+X”核心竞争能力培养模式,强调“一专多能、一书多证”,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与学术创意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系列竞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30余项、省级奖项500余项。充分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推进精准就业指导与帮扶,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就业工作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学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多名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研究生。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用人单位评价良好,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对外交流】学院注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举办了“全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院长(系主任)协作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年会”等全国性会议以及泰山科技论坛——数字经济治理与低碳交通管理,担任全国经管学院协作会秘书长单位、发起成立“驻济高校管理学院院长联席会”、多次开展全国和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学院在与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合作办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国际教育与交流新路径。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韩国又松大学等国外高校已经开展专业建设、教师读博、学生留学等项目,具有国外留学和访学背景的教师占比不断攀升,持续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学院举办金融学国际卓越项目,推进双语和全英文授课,引进海外高校教师和课程资源,定期组织双边学术会议。同时,不断拓展和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战略合作,努力打造国际卓越人才培养新范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优质的发展平台。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电话-80687928 邮编-250357 邮箱jingjix@163.com
山东交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